厚樸栽培技術(shù)
選地、整地 以疏松、富含腐殖質(zhì)、呈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和壤土為好,山地黃壤、紅黃壤也可種植,黏重、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種植。深翻、整平,按株行距3米×4米或3米×3米開穴,穴深40厘米,50厘米見方,備栽。育苗地應(yīng)選向陽、高燥、微酸性而肥沃的砂壤土,其次為黃壤土和輕黏土。施足基肥,翻耕耙細(xì),整平,作成1.2一1.5米寬的畦。
繁殖方法
主要以種子繁殖,也可用壓條和扦插繁殖。

(1)種子繁殖。9-11月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,采收種子,趁鮮播種,或用濕沙子貯放至翌年春季播種。
播前進(jìn)行種子處理:
①浸種48小時(shí)后,用沙搓去種子表面的蠟質(zhì)層;
②浸種24-48小時(shí),盛竹籮內(nèi)在水中用腳踩去蠟質(zhì)層;
③濃茶水浸種24-48小時(shí),搓去蠟質(zhì)層。條播為主,行距為25-30厘米,粒距5-7厘米,播后覆土、蓋草。也可采用撒播。每畝用種15-20千克。一般3-4月出苗,1-2年后當(dāng)苗高30- 50厘米時(shí)即可移栽,時(shí)間在10一11月落葉后或2-3月萌芽前,每穴栽苗1株,澆水。
(2)壓條繁殖。11月上旬或2月選擇生長10年以上成年樹的萌蘗,橫割斷蘗莖一半,向切口相反方向彎曲,使莖縱裂,在裂縫中央夾一小石塊,培土覆蓋。翌年生多數(shù)根后割下定植。
(3)扦插繁殖。2月選徑粗1厘米左右的l-2年生枝條,剪成長約20厘米的插條,插于苗床中,苗期管理同種子繁殖,翌年移栽。
上一篇:厚樸主要價(jià)值
下一篇:厚樸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