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植苗木150萬株 金華全民植樹共譜“綠色檔案”
2019年是浙中生態廊道建設的重要一年,結合金義都市區森林城市群創建,全市義務植樹工作早準備早發動。各縣(市、區)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,促進社會各界和廣大公民樹立“植綠、愛綠、護綠”的生態文明理念,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,動員廣大群眾履行植樹義務,參與城鄉國土綠化,共同助力美化浙中大花園。
全民義務植樹熱情高漲
今年金華的義務植樹潮從年初就開始了。黨政軍領導帶頭示范。2月28日,市黨政軍領導在金東區二環南路缸窯村段義務植樹,共種下銀杏300多株,為建設浙中生態廊道和森林金華貢獻力量。截至3月21日,全市黨政軍領導和干部職工義務植樹人數1萬多人,義務植樹10萬余株,綠化面積2000多畝。
今年,共青團金華市委開展了“我為美麗金華種棵樹”2019大型公益植樹活動,掀起一波植樹熱。此外,各縣(市、區)都積極開展了相應的植樹活動。如永康市開展了“2019我為汽車種棵樹”活動;婺城區各鄉鎮(街道)義務植樹參與人數達4500人,共計植樹68000余株,種花38000余盆;浦江縣除了省贈送的擦樹、銀杏、楓香、無患子、浙江楠、黃山欒樹、紅豆樹等3.2萬株苗木外,還單獨由縣資金安排70萬元資金采購銀杏、紅豆贈送各村莊用于綠化;蘭溪市組織100多名小記者開展了植樹活動。
今年2月下旬,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(市林業局)提前公布全市72個可綠化植樹點,還創新制作生動形象的“手繪地圖”,方便市民通過一鍵導航到附近的植樹場地,獲得市民好評。3月9日,上百名市民來到婺城區東方紅林場,開展種植“和美林”活動,種植約1000株紅豆樹種苗,掛上標簽,寫下祝福心愿。
市民陳先生已連續五年參與義務植樹勞動,并且每年都會帶著兒子一起參加。從兒子上幼兒園堅持到現在上小學四年級,父子倆還常常趁著天晴到過去種樹的地方看看。“上周末我們去了蘇孟鄉,幾年前我們在四顧屏山腳種了一些櫸樹,現在長高了不少。那天還遇到了一批來種樹的志愿者,大家一起為樹鋤草,檢查樹的生長情況。”陳先生說,種樹還要管樹,讓孩子與自己親手參與種植的樹苗一起長大,很有意義。
記者從林業部門了解到,今年金華廣泛建立義務植樹基地和義務植樹登記卡。在前幾年開展義務植樹的基礎上,今年繼續要求各地,特別是各鄉鎮(街道)建立不少于2個義務植樹基地。2019年,全市計劃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200余萬人次。
愛綠護綠要成全年常態
今年以來,全市各級自然資源部門搶抓綠化造林黃金時節,以金義都市區森林城市群和“一村萬樹”行動等為抓手,扎實推進“新植千萬株珍貴樹”行動,努力實現“藏富于山、藏富于民”,助力“浙中大花園”建設。截至目前,結合浙中生態廊道建設,全市完成造林更新5252畝,占計劃數19060畝的27.5%;完成平原綠化4365畝,占任務數1.2266萬畝的35.6%。全市共投入5802萬元,新植珍貴樹86.9萬株,占計劃數240.86萬株的36%,其中完成珍貴樹基地造林2648畝、補植培育4142畝,進度全省第二。
經過多年植樹造林,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譜寫了一部日漸厚實的“綠色檔案”。當前,全市森林面積1015萬畝,森林覆蓋率61.79%;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8.23%,綠化覆蓋率超過40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1.87平方米。城市規劃區四周已建成環城生態景觀林3500畝,市郊的18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已分別延伸到市郊南山、北山,形成了壯觀的城市“綠肺”,“城在林中,林在城中”在金華已基本實現。
除了植樹節期間,金華全年抓緊植樹造綠工作不放松,鼓勵各單位將義務植樹與廠區、居住小區、校園、庭院等轄區綠化相結合,見綠插綠、退硬還綠、拆墻透綠、屋頂植綠,最大限度增加城鄉綠量。呼吁市民多種植珍貴樹,不采摘花果,不踐踏綠地,不穿越開放式草坪,做愛綠護綠的綠色護衛者。
種樹并不是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的唯一形式,全國綠化委員會研究制定了《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(試行)》,將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分為造林綠化、撫育管護、自然保護、認種認養、設施修建、捐資捐物、志愿服務、其他形式等8類。市民可結合自身實際,自覺保護古樹名木,參加林地林木松土、澆水、施肥、除草、病蟲害防治及衛生清潔等管護活動,或義務參與森林防火公益宣傳、開展護林防火巡查以及參加綠化科普活動、文藝演出等。金華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一直在尋求改變和創新的方向,義烏市已推出“綠色義烏共建網”,市民可登錄網站,通過認建、認捐、認養、認種等四種形式參與義務植樹活動。
上一篇:如何看待苗木產品的價格構成
下一篇:金鄉苗木市場“走俏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