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葉碧桃有哪些培育方法?
紅葉碧桃育苗
紅葉碧桃樹主要以籽播和嫁接兩種培育方法,用法最多的是嫁接方式。作為砧木用的幼苗,在苗高25-30厘米時摘心,使苗木增粗, 到夏末秋初,可達到嫁接時對砧木需要的粗度。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葉后進行。小苗可裸根或沾泥 漿移植,大苗移植需帶土球。大苗培育需進行整形修剪以構成骨架。桃樹般多整成自然杯狀形樹冠和自然開心形樹冠。
紅葉碧桃修冠

自然杯狀形樹冠的培育: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,留主干1 米髙,剪去頂梢,剪口芽留壯芽。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斷抽出新 枝,可供選擇留作主枝。一般在距地面30-40厘米處的新枝留作為第一主枝;在第一主枝上面20-30厘米處,選留新枝作為第二主枝;在1米的地方,即剪口芽抽出的新枝為第三主枝。三大主枝要均勻分布在主干周圍,最好不要輪生。夏季修剪時,將主枝上的 直立枝、主干上的萌蘗枝和砧木上萌發的砧芽除去,以免影響主枝的生長和早日形成。第二年冬剪時,對各主枝進行短截,剪口芽留壯芽,以培養主枝延長枝。另外在各主枝上選留適合的側枝。需要注意的是,同級側枝留在同方向,以免側枝互相交叉,影響樹形和通風透光。
自然開心形樹冠的培育: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,先以40- 60厘米定干。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帶內,一般選3個主枝(少數也有選4個或5個主枝的),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勻,與中心干保持約45°,呈放射狀生長。其余的枝條全部除去。第二年冬剪時,將主枝在30-50厘米處短截,為促發側枝作準備。其他枝條、 主干上的萌蘗枝、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。這樣就形成自然開心形冠形了。
紅葉碧桃栽植

栽植株行距為4m×5m或3m×4m,每公頃植500-840株。栽植時期從落葉后至萌芽前均可。桃園不可連作,否則幼樹長勢明顯衰弱、葉片失綠、新根變褐且多分叉、枝干流膠。這種忌連作現象在砂質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現嚴重。主要原因是前作殘根在土中分解產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質,抑制、毒害根系,同時還與連作時土壤中的線蟲增殖、積累有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