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梅定植后幼苗管理
楊梅應及時查苗扶理,楊梅苗木定植后必須及時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缺株,立即補植,使其生長整齊一致;如果栽后遇到干旱天氣,須及時澆水。
楊梅幼樹生長量少,易被山間雜草、雜樹所掩蓋,導致生長緩慢,甚至死亡。要求在幼樹樹盤直徑1米左右范圍內(nèi),連續(xù)中耕除雜草,并進行地面覆草。

楊梅在秋冬或春季進行,以減少表土沖刷,保護根系。培土一般就地取土,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、草皮泥等。

楊梅新植幼樹在成活后應及時追施速效性肥料,以滿足抽梢長葉的需要。肥料以稀薄的人糞尿為好,每株小樹施1~1.5公斤;也可用尿素0.1公斤加水施入,或在小雨前或大雨后施入。施追肥最好一年3次,在春、夏、秋梢萌芽時施入,以盡快使楊梅幼樹形成具有結(jié)果能力的樹冠。

楊梅追肥均以速效氮肥為主,第4年開始再增施鉀肥,一般每株施草木灰或焦泥灰2~5公斤,或硫酸鉀0.2公斤,以增強樹勢,為承受結(jié)果打下基礎。